快捷导航

bsport体育在线官网

农村养殖建设十篇bsport体育在线官网
2024-02-09 21:55:39

  在我国畜牧养殖发展过程中,部分饲养主随意排放污水,缺乏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识,饲养习惯落后,饲养方法不科学,在一bsport体育在线官网定程度上引发了水质、空气和土壤等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新农村建设中,在发展畜牧生产,提高养殖业效益的同时,必须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推进生态化养殖模式。如,在养殖小区或者规模养殖场内,要健全基础设施,配建污水处理设施、沼气池和储气罐设备,利用沼气池,将畜禽粪便、污水发酵转化生成沼气,进而满足生产、生活对燃料的需求。而沼渣作为有机肥,用于果蔬和农作物成长养料,不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实行‘集中建池,统一沼气’的环保养殖模式,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我国规模化、标准化的畜牧养殖模式与美国、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历程有限。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仍旧沿袭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散养形式。这种小农式的养殖模式,不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且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极为脆弱,在养殖资金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具备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因此,我国养殖业发展要积极做好战略部署,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如当地政府合理、科学的选择一块适宜养殖的农业用地,将其建设成为养殖小区或者规模养殖场,并配备齐全相应的基础设施,将饲养主集中在一起,进行养殖技术、疫情防控的指导和管理。基于区域养殖业发展现状,每年应从当地财政收入中划出专项发展扶持基金,加大对养殖小区的投入等,出台规模化养殖发展的优惠政策等。

  畜牧养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多位于农村偏远山区。但农村区域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闭塞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户不能及时获悉养殖动态,了解养殖市场产品需求信息和产品价格变动,导致盲目生产、严重跟风等现象发生。某些饲养主的文化素质水平有限,不会合理调整和控制生产规模,缺乏品牌意识,产品结构单一,造成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因此,对于我国养殖业发展,在紧密结合以上养殖现状的基础上,要引入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建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畜禽养殖的品种及其规模,成立屠宰场、畜禽加工企业bsport体育在线官网,保证销售渠道的稳定,提升产品附加值,根据区域优势,创建产品形象,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

  每年在省级以上财政专项资金中,都安排有专门的针对畜牧业养殖行业的无偿补助资金、无息贷款、以奖代补资金等等,作为地方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国家和省级以上产业政策资金政策的研究力度,准确把握省级以上部门出台的每一项扶持政策,结合本地区畜牧业养殖实际,开展相关行业项目的资金申报工作,尽可能地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的扶持,将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扶持的盘子,切实有效地争取财政资金。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紧密协作、各司其职,通过扶持龙头重点和辐射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促进和示范作用。当前许多地区在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产业规模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上级专项资金的大力扶持,这些财政性扶持资金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成效,对于一个地区畜牧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与壮大发挥了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加大对上级资金争取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的资金难题,帮助群众将畜牧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在群众开展畜牧业养殖创业中,审批手续繁琐是制约群众创业热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畜牧业养殖项目,通常要涉及到国土、规划、建设、卫生、环保以及电力、自来水等多个部门,涉及到的审批手续和配合事项繁多,作为基层群众,无法快速高效地完成这些方面工作。对此,为了提升群众创业热情,可以探究尝试在各地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窗口,以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理为主要方式。群众开展畜牧业养殖申请时,一次性告知审批所需的全部材料类型要求,在材料齐备后一个窗口办理,一定期本文由收集整理限办结,对于规模较大、需要协调问题较多的养殖基地、企业,可以由政府农业部门牵头现场会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高对群众的扶持成效,通过简化手续、协助办理等方式,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目前,在我国江浙沪等地,对群众畜牧养殖审批手续简化服务方面做得较好,农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预约服务、技巧指点、上门服务、服务等各种形式,方便了群众办理畜牧养殖审批手续,对于推动当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保姆式服务效应。

  在传统畜牧业养殖模式中,许多群众还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品种陈旧、养殖方式不够科学,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产出效益,无法让科学养殖成为提升畜牧业养殖成效的重要增长级。对此,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强化科学养殖技术的指导,一方面要通过光盘、宣传资料、网站、电视节目等方式,集中推荐一批投入小、回报快养殖、效益高的畜牧业养殖项目,对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改良要加大力度,同时,要针对本地区畜牧业养殖分布结构状况,将技术人员分片指导,挂钩到每一个片区,有条件地针对养殖户进行“一对一”的走访辅导,提供联系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养殖技术咨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科学养殖技术与群众生产实践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养殖产出效益,同时建立了新技术推广的绿色通道,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地区在推广畜牧养殖新技术的过程中,还创新了工作方式,以“技术入股、收益保底”等方式,将群众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在新品种推广养殖中,收益抵御传统模式的,由推广部门承担补差部分,在超出收益部分实施按比例分成,将技术指导人员、推广单位与养殖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提高了新技术推广的力度与成效。

  多年来,动植物疫情一直是养殖户和企业闻之色变的方面,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等,让许多养殖户降低收益,甚至血本无归。因此,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是保障群众畜牧业养殖成效的一道重要防线,动物防疫部门要实现上下联动,对本地区畜牧业养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一方面要及时提供动物防疫服务,同时,要对群众开展动物防疫的技术指导,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资料宣传等方式,提高养殖户对疫情的了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寻求动物防疫部门支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为了强化动物防疫指导工作,主管部门还应当按照基层防疫人员包片、主管单位行业人员包线的方式,为群众的畜牧业养殖系上安全带。

  通过篾厂乡养殖业调查,全乡2015年散养畜禽饲养量为生猪68006头、大牲畜9769头(匹),家禽143092只。年排粪尿12.4万t和5.14万t,其中沼气、化肥应用只占排放的60%左右,其余部分被乱堆弃或雨水冲入河道。给治理环境污染带来了压力,畜禽粪便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畜牧业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农村畜牧业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传播“人畜共患病”;造成空气恶臭;造成水质下降;影响畜产品安全。

  畜禽养殖散乱,选址不合理,受本地生活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农户都有自己的猪舍并且都是建设在房前屋后,养殖一到多头不等的猪,产生的污水、粪便乱排乱放,大牲畜、家禽饲养为放养,无固定的圈舍,导致粪便乱排泄。影响环境卫生;农村居民环保观念薄弱,畜禽散放混养,畜禽粪便乱堆乱放,使得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粪污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大部分沼气设施年久失修,无法使用,村庄排污管道、沟渠不健全,雨污不分离;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由于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土地大量荒芜,庄稼种植面积缩减严重,农家肥使用越来越少,导致粪便堆积,无法全部进行消耗处理,粪便资源没有得到更有效的综合利用;病死畜禽乱丢弃导致空气恶臭,疫病传播。

  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认真分析和调查研究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充分认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工程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确保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提高农bsport体育在线官网户的环保意识,让广大养殖户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自觉按照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针对本乡内农户有饲养年猪和放养土鸡的习惯,合理安排猪的圈舍建设,要求有干湿分离的堆粪区,并要求加盖顶棚;有独立的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池,必须水污分离,定期清理 。大牲畜和家禽实行圈养。

  采用雨污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净化污水;利用畜禽―沼气―农作物的方式处理粪污;推广立体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开展养殖业或者在草地、荒坡实现放养,实现资源多层次综合利用,提高畜禽产品质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农牧结合,充分利用粪便堆积发酵,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作物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用水量,畜禽粪便采用干清法清理,尽量少的使用水冲,畜禽清洗用水是畜禽养殖的主要部分,尽量少的使用水冲,减少液体污染物排放总量。饮水方面鸡场、猪场采用饮水器,可大幅度减少舍内的饮用水及污物排放。

  发展环保型畜牧业,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如畜林种养结合、林下养鸡等养殖模式,这样做即能做到废物的充分利用,又能有效地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

  坚决打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案件,大力宣传畜禽污染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提高畜禽养殖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对畜禽粪便及污水进行综合整治,防止任意排污和粪便乱堆乱放现象的发生。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明白自己肩负着治理环境、消除污染的责任,从而减轻和消除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也促使畜禽养殖户及早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同时,严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病死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既涉及到社会公共卫生,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设备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我国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我国农村的畜牧业经济也不断发展。但当前,我国的畜牧养殖技术水平处在比较低的位置,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必须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转型后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开展畜牧科技的推广工作,向农村的养殖户主们推荐新的养殖品种,给他们教授新的养殖技术,改善农村的养殖环境,提高农村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通过现代养殖技术的推广,提高我国农村养殖户技术的科学含量,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畜牧业养殖的经济效益。

  目前,许多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仍然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技术推广,如宣传、现场咨询和指导等,这些传统宣传方式停留在说教层面,很难取得实际的推广效果。实际上,畜牧养殖的每一项新技术,其在推广之前,都需要经历试验、示范、培训的过程,如果这些过程都没有经历,直接在养殖户中推广,那样养殖户对畜牧业的认识水平就无法上升到实践层面,推广的养殖技术也很难在具体的操作中取得好的效果。这种推广方式无法使分散的畜牧养殖户学习到真正的技术。

  目前,我国对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重视力度不大,进行推广的队伍拥有的养殖技术还处于传统阶段,甚至是在十几年前的陈旧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是不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广工作人员技术老化。一是经济条件的不足,推广单位没有足够的技术经费,无法进行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没有科技期刊的理论教学,也没有养殖技术的专业培训,养殖技术和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另外,养殖部门人事制度的局限。推广工作中心的技术人员,很大部分不是拥有真正养殖技术的人员,这些人员不具备专业养殖知识,而那些畜牧专业的养殖人员无法进入养殖中心,导致无法向养殖户推广专业养殖技术。

  目前,虽然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但在畜牧业推广方面,投入的资金明显不足,导致无法建设推广基础设施,无法提供服务功能,养殖技术人员得不到最新的技术培训,养殖知识得不到更新,这四大问题是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面临主要问题。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养殖技术方面的推广不仅基础设备不完善,而且缺乏推广经费,使必要的推广设备无法进行购置,也没有经费组织养殖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知识,使推广的养殖技术完全不符合现代畜牧业养殖的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就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养殖中心人员养殖知识和技术,以便推广符合养殖户需求的养殖技术。

  我国农村从事畜牧业养殖的大多是无法外出工作的农民,这些人的特点即是年龄偏大,没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修养,对新的养殖技术和知识接受的能力差,这些都给养殖技术的推广增大了难度。一些留在农村进行畜牧业养殖的青壮年,却极少接触养殖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也是现代养殖技术无法全面推广和应用的原因。

  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推广,拥有科学技术能力的农村人员是主力军,因而提高农村畜牧业养殖户的科学技术水平,让他们来带领畜牧业养殖新技术和知识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立一支掌握养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农村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队伍,是当前推广工作的迫切需要。首先,要解决养殖中心少技术人员的情况,应该尽量减少依靠关系得到推广工作的人员,并通过一些薪酬的设置,利用高福利和报酬来吸引一些高校的畜牧养殖专业人才,保证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质量。其次,要对原有的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的培训,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轻,接受能力好并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途径,鼓励他们进行畜牧养殖技术自学或者进入学校学习,使他们成为畜牧养殖新技术合格的推广人才。

  资金投入能够很好地促进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要提高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范围,最重要的是增加投入。目前,我国已经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划为社会公益性工作,因而推广工作的资金,必须依靠国家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于推广基础设备建设的投入,保证推广工作有场地开展,此外,需要更新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推广的技术满足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各个市和县政府应该加大养殖技术投入,组织养殖技术推广骨干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做好各县专业物资的协调供应工作,购置推广工作所必备的一些电教设备。此外,需要投入资金加强农村养殖技术推广基础实施的建设。例如,推广办公室的建设,畜禽舍、检验室和试验场地的建设等。而相关的进行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设备也不可缺少。

  我国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现今推广的技术还比较落后,推广的方式也陈旧,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优化推广技术方式是当前工作的中心。首先,需要建立起推广工作进行的推广基地,在基地中进行养殖技术和项目的试验、培训和实践,这有利于提升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养殖技术。其次,可以对外开放推广基地,吸引养殖户和畜牧爱好者进入参观,并开展一定的技术实践活动。另外,推广基地可以通过招收学员,进行养殖技术的学习,这些学员毕业后,直接参与养殖活动,通过和其他养殖户的交流,达到养殖新技术推广的目的。

  我国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养殖技术推广是关键。当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的在推广上的问题很多,影响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为了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国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努力建设一支有推广能力的队伍,摒弃传统的推广方式,利用现代方式进行推广,使农村养殖户学习到先进的养殖技术,推动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刘岩.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6(1):154.

  我国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我国农村的畜牧业经济也不断发展。但当前,我国的畜牧养殖技术水平处在比较低的位置,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必须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转型后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开展畜牧科技的推广工作,向农村的养殖户主们推荐新的养殖品种,给他们教授新的养殖技术,改善农村的养殖环境,提高农村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通过现代养殖技术的推广,提高我国农村养殖户技术的科学含量,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畜牧业养殖的经济效益。

  目前,许多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仍然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技术推广,如宣传、现场咨询和指导等,这些传统宣传方式停留在说教层面,很难取得实际的推广效果。实际上,畜牧养殖的每一项新技术,其在推广之前,都需要经历试验、示范、培训的过程,如果这些过程都没有经历,直接在养殖户中推广,那样养殖户对畜牧业的认识水平就无法上升到实践层面,推广的养殖技术也很难在具体的操作中取得好的效果。这种推广方式无法使分散的畜牧养殖户学习到真正的技术。

  目前,我国对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重视力度不大,进行推广的队伍拥有的养殖技术还处于传统阶段,甚至是在十几年前的陈旧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是不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广工作人员技术老化。一是经济条件的不足,推广单位没有足够的技术经费,无法进行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没有科技期刊的理论教学,也没有养殖技术的专业培训,养殖技术和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另外,养殖部门人事制度的局限。推广工作中心的技术人员,很大部分不是拥有真正养殖技术的人员,这些人员不具备专业养殖知识,而那些畜牧专业的养殖人员无法进入养殖中心,导致无法向养殖户推广专业养殖技术。

  目前,虽然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但在畜牧业推广方面,投入的资金明显不足,导致无法建设推广基础设施,无法提供服务功能,养殖技术人员得不到最新的技术培训,养殖知识得不到更新,这四大问题是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面临主要问题。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养殖技术方面的推广不仅基础设备不完善,而且缺乏推广经费,使必要的推广设备无法进行购置,也没有经费组织养殖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知识,使推广的养殖技术完全不符合现代畜牧业养殖的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就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养殖中心人员养殖知识和技术,以便推广符合养殖户需求的养殖技术。

  我国农村从事畜牧业养殖的大多是无法外出工作的农民,这些人的特点即是年龄偏大,没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修养,对新的养殖技术和知识接受的能力差,这些都给养殖技术的推广增大了难度。一些留在农村进行畜牧业养殖的青壮年,却极少接触养殖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也是现代养殖技术无法全面推广和应用的原因。

  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推广,拥有科学技术能力的农村人员是主力军,因而提高农村畜牧业养殖户的科学技术水平,让他们来带领畜牧业养殖新技术和知识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立一支掌握养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农村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队伍,是当前推广工作的迫切需要。首先,要解决养殖中心少技术人员的情况,应该尽量减少依靠关系得到推广工作的人员,并通过一些薪酬的设置,利用高福利和报酬来吸引一些高校的畜牧养殖专业人才,保证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质量。其次,要对原有的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的培训,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轻,接受能力好并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途径,鼓励他们进行畜牧养殖技术自学或者进入学校学习,使他们成为畜牧养殖新技术合格的推广人才。

  资金投入能够很好地促进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要提高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范围,最重要的是增加投入。目前,我国已经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划为社会公益性工作,因而推广工作的资金,必须依靠国家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于推广基础设备建设的投入,保证推广工作有场地开展,此外,需要更新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推广的技术满足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各个市和县政府应该加大养殖技术投入,组织养殖技术推广骨干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做好各县专业物资的协调供应工作,购置推广工作所必备的一些电教设备。此外,需要投入资金加强农村养殖技术推广基础实施的建设。例如,推广办公室的建设,畜禽舍、检验室和试验场地的建设等。而相关的进行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设备也不可缺少。

  我国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现今推广的技术还比较落后,推广的方式也陈旧,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优化推广技术方式是当前工作的中心。首先,需要建立起推广工作进行的推广基地,在基地中进行养殖技术和项目的试验、培训和实践,这有利于提升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养殖技术。其次,可以对外开放推广基地,吸引养殖户和畜牧爱好者进入参观,并开展一定的技术实践活动。另外,推广基地可以通过招收学员,进行养殖技术的学习,这些学员毕业后,直接参与养殖活动,通过和其他养殖户的交流,达到养殖新技术推广的目的。

  我国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养殖技术推广是关键。当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的在推广上的问题很多,影响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为了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国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努力建设一支有推广能力的队伍,摒弃传统的推广方式,利用现代方式进行推广,使农村养殖户学习到先进的养殖技术,推动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刘岩.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6(1):154.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态功能日渐脆弱。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近年来出现了土地退化,饮用水源和农业用水受到污染,农产品和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致使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2010年,湖南省被国家环保部列入了全国首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3个试点省份之一,前三年基本是以连片村整治为主,2013年开始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包括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四方面的内容。2014年上半年,湖南省某县开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整县推进,在项目可研阶段对全县的农村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调研发现该县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急需治理。

  根据现状调研,2013年该县牲猪饲养量54.92万头,其中出栏35.99万头,存栏18.93万头;牛饲养量0.51万头,其中出栏0.11万头,存栏0.40万头;羊饲养量5.31万只,其中出栏3.15万只,存栏2.16万只;家禽饲养量220.55万羽,其中出笼130.67万羽,存笼89.88万羽。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状调研中,为方便统计,将牛、羊、家禽按照系数折算成牲猪头数,全县各乡镇养殖户数及有沼气池户数情况见表1。

  由调研统计数据,该县内共有11962个养殖户,养殖规模200头以上的有111户,养殖规模101~200头的有209户;11~100头的1105户;1~10头的有10537户。养殖规模100头以上除少数养殖户外,基本都设有沼气池;养殖规模为11~100头的养殖户有近半数设有沼气池,养殖规模10头以下的,设有沼气池的不到10%。而小型养殖户数量多,分散,尽管相对于大型养殖场来说,单个小型养殖户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但小型养殖户总养殖数量大,外排进入环境的污染物总量也是很大的。小型养殖户养殖污染也不可能实现集中治理,但若不处理也存在较大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户畜禽粪便随意堆放以及冲洗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山塘水体富营养化、地下饮水井水质污染,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民身心健康。

  (2)部分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仍未配套建设沼气池,畜禽养殖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严重。

  (3)部分畜禽养殖户主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无害化处理观念。养殖场没有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NH3、H2S等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大大降低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质量。

  因此,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势在必行,同时,对养殖污染采取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治理方案尤为重要。

  根据该县畜禽养殖业发展情况和污染现状,本文提出采取政策措施、法律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县畜牧水产局作为畜禽养殖业主管部门,除了要加强宣传,热情服务外,还要正确引导,会同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本辖区实有耕地面积,按照种养平衡原则10000头猪配70hm2农田的发展模式,编制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做到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帮助指导畜禽养殖场规范建设,使其有序发展。

  二是各个畜禽养殖场建设项目,应按照统一的规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防疫准允等规定,养殖粪污处理基本工艺模式要达到“一清两分四池配套”要求,即粪便采用干式清粪,实现固液分离、雨污分流,预处理池、沼气池( 厌氧反应池) ,沼气贮存池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 化尸池) 四池配套,并报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能开工建设,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是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抓住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级政府部门专项资金补助的契机,加大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对畜禽养殖业发展,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对于规模畜禽养殖场及排污设施建设,要给予适当的补助。对主动积极推广环保技术、安装环保设施、治理成效显著的畜禽养殖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各级农业、环保、规划、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督管理,要从畜禽养殖场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上把关,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不符合规划,选址不合理的项目,有关部门一律不予批准建设; 对不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已经建设的项目,要责令限期整改; 对违反规定,已经建成投产的项目,要责令停产或搬迁; 对在建设或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要给予最严厉的处罚,并责令立即停止建设和生产,吊销有关证照[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成败,技术是关键。根据该县调研统计数据,目前无治理措施的主要为小型养殖户及养殖散户。本着因地制宜,投资省、效果好,易于推广为目的,本文拟选择一种适合治理本县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养殖废水主要处理方法有:①厌氧发酵处理(沼气池),②沼气池+ABR+好氧生物膜复合反应池+生态沟渠处理(是设计出由厌氧法、好氧法和自然处理系统三种或以它们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的优化组合工艺),③室外填料发酵床法。其中前一种处理方法为小型养殖场及非规模养殖场常用工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后两种处理方法为大型养殖场使用工艺。沼气池+ABR+好氧生物膜复合反应池+生态沟渠处理工艺,在某县曾经做过相应的试验,该工艺存在①处理成本高;②产生的沼气单户无法消耗,利用沼气发电规模又偏小,沼气只能燃烧外排或直接外排;③系统操作管理复杂,后继处理工艺常常难以正常运转等多种问题,效果不理想;室外填料发酵床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良好,而且投资成本不高,目前该技术在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某示范区已有实际应用,并已推广应用。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见表2。

  综上所述,对于小型养殖户和养殖散户来说,户用沼气池及配套模式是较为适宜的污染治理措施;通过沼气发酵技术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和沼肥生产,合理循环地利用物质和能量,生产燃料、肥料、饲料,可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

  针对养殖散户畜禽养殖污染,选用沼气池+四池净化系统治理模式;针对小型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选用沼气池+人工湿地治理模式较为适宜,沼气池规格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沼渣定期抽取返回农田、林地、果园作为肥料,以沼气池为核心实现种养平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见图1、图2。

  通过采取政策的、法律的、技术的措施,完全可以解决该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畜禽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为农村提供新的能源,既促进农村经济和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又能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化解农村污染纠纷和矛盾,对建立和谐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在沿安宁河河谷两岸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是兼具“南方热量、北方光照”的天然大温室,平均气温19~21.5℃,10℃以上的年有效积温6000~7700℃(327~358天),优越的光热资源为提高粮食、蔬菜、水果的产量、产品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农业的立体开发,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特别是早春蔬菜的栽培。

  安宁河谷属干热河谷,河谷内的水源和交通相对比较便利,但两岸的水源和交通极其不便。摩挲村离河道3公里,可利用水资源相对不足;在交通方面,村内以村级路贯穿了全村,出村则利用离村3公里的镇主道和离村15公里铁路。

  四川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把安宁河谷建设成为西部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目前,河谷的平原区域以发展设施蔬菜和设施花卉为主,而河谷两岸以种植热带特色水果和反季节蔬菜为主,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摩挲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00元,到2012年提高到9000元。

  为了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镇政府外派干部多方考察研究,确定了本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该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引导;同时,积极引导培育各类特色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在资金上,争取相关政策,为农民提供和农业生产补贴。如政府购买农资(肥料、种子、农药等)借给农民,农民在农产品卖出后又把农资返还给政府,返还的农资来年又可以借给农民,使农业生产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府领导、村委干部以及全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经过多方考察研究,确定以早春蔬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1.种植业从安宁河谷到摩挲村的风流山顶,经济作物以种植反季节的四季豆、莲藕为主。确立四季豆与水稻进行轮作,一是因为该村村民大多数种植过四季豆,有着基本的种植经验,技术上有一定的保障;二是四季豆相对容易保存,经处理后利于长途运输;三是轮作可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稻草还可作为饲料;四是利用南亚热带气候,四季豆的销售时间为春节前后,这种反季节性保障了其价格上的优势。2008年,摩挲村全村四季豆产量达3000多吨,实现年收入1200万元,2012年达1万吨,收入达5000万元。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地理、气候等资源,发展两季莲藕,一季在1月种6月收,一季在7月种12月收,与内地形成时间差,种植面积200亩,产值达600万元左右。2.养殖业实施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农户分散饲养的养殖小区,由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实行统一购买幼畜、统一购买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出售,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摩挲村现在已建成养猪场一个,合作养牛场一个,兴建黄牛养殖小区,大力发展黄牛、猪的养殖。在2007年底,村两委干部带头自筹资金,投入资金160万余元兴建了大平子养猪场,有能繁母猪158头,种公猪4头,品种有约克、杜洛克、长白猪。大力发展种草食家畜,2011年新建一个合作养牛场,现有42户参与集中养殖,共有1050头牛;兴建的黄牛养殖小区,从2008年的136户发展到现在的260户,占全村农户的1/6,从存栏7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2600余头。

  采取“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相结合的方式,是河谷两岸村庄近年来取得良好成果采取的主要模式。摩挲村成立了四季豆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产前:进行市场调研,初步确定种植、养殖的种类。组织成员进行讨论,确定主要品种;同时进行初步技能的培训,让成员了解种植、养殖的基础方法。产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技术培训模式和农民田间学校现场跟踪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田间学校模式是以动、植物生长周期为一个培训期,针对生长期间发生的问题随时进行培训,同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指导和规范农民的种植、养殖行为;时常聘请县、市技术人员到村传授知识和派人外出考察学习。产后:主要进行农产品加工和运营联络。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派出人员多方考察市场和网络宣传,联系客商销售产品,保障群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在家门口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如四季豆采摘后通过分级、冻库冷冻等初级处理,直接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一是在本村内部,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11个村民小组中,除两个彝族组外,其余9个小组每家每户都建立了沼气池,将村内种植、养殖业循环起来,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强与外部村落的衔接。每个村落都是与周围的其它村落构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村内外互相交换着物质。摩挲村是山地地形,土地以种植四季豆为主,四季豆的生长期较长,产生的饲料较少,这为养殖牛、猪提供的饲料来源较少。由于该村与攀枝花市南菜北调基地相邻,蔬菜基地采收后留下大量的菜叶,可作为其源源不断的饲料源,而本村的牛、猪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又为基地提供有机肥,大大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村与村之间形成一个大的循环系统,使生态更加安全,环境更加和谐。

  (一)乡村领导重视新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村干部在调查国内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自身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深入探索,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确立村主导产业和组织模式。摩挲村发展的组织模式为“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对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群众的积极性高,发展致富的愿望迫切,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安宁河谷区域的反季节设施蔬菜、反季节枇杷、亚热带水果、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对相对落后的安宁河谷两岸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村民对改变现状更加强烈,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发展建设中去。

  (三)抓住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把自己纳入区域的产业群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河谷两岸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抓住自身的优势,融入到大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够获得大的成功。如摩挲村在农业经济发展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抓住了自身的气候优势,生产反季节的蔬菜,并纳入到河谷区域设施蔬菜产业的产业群,大力发展了以四季豆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产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共享河谷区域南菜北调基地的成果。

  (四)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抗风险的能力农民作为分散的个体,在市场经济中抗风险力弱,农民只有在专业合作组织中才能发挥团结、协作作用。摩挲村的村民中,全村80%的农户加入到四季豆专业合作组织;合作建设养殖场,投资入股;加大产后的投入,村民投入495万元,合作建设冷冻库,便于农产品的长途贮藏运输。这些合作,增强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每家每户小作坊生产的风险。

  (五)加强农业政策利用和项目的整合,把政策用活、用够一是充分利用农业政策、资金政策、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以多种形式实现了对农民帮扶;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技项目、阳光培训、田间学校培训项目等,加快农业的发展和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上,基本实现了“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了科技项目进行了品种改良和圈舍改造;培训上依托阳光工程与农民田间学校,提升了培训的质量。

  政府要根据村与村的自然条件,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生产发展区域规划,把河谷两岸的各村纳入到安宁河谷的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中,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区域间生态农业经济圈,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导农民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种植与养殖的结合,建立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安宁河两岸多数村种养结合不够紧密,发展果树的林下没有发展养殖,发展养殖的饲草种植没有跟上。如安宁河北岸的芭蕉箐村就只发展了反季节的枇杷,模式比较单一;摩挲村虽然种养进行结合,但种植以四季豆为主,为草食动物提供的饲料极其有限,而养牛所需要的饲草量较大,这就需加快种养结合力度,大力发展黄竹草等热带饲料用草,或者发展生长快速的小型草食牲畜,用多种方法解决饲料来源问题。

  农业的风险除了市场和自然风险外,还有技术、管理方面的风险,因此必须搞好培训,防范各种风险。如目前规模养殖风险很大,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控制不好将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要改变一村只有一名防疫员的局面,实施全民防疫,加强对全部养殖户普及专业防疫知识和养殖技术,改传统的养殖方法为科学的饲养技术。一是强化系统知识,不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一些实用新技术,必须尽快送到农民手中;三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田间培训,加强现场操作和示范,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四是抓好技术尖子,大力培训乡村技术员,在他们带头致富、榜样的作用下,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如肉牛是大型草食动物,如果其它家畜肉价格连续上涨到与牛肉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肉牛生长期较长、饲料不能自足的特点将导致成本增加,养殖肉牛将不经济。这就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养殖的方向,提高饲料报酬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村与村区域经济的合作,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争创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识,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加农产品品牌效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4号),我区自20**年以来,按照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和强化“三带一群”建设的农业发展总体思路以及《**区**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确定现有的生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强标准化集约型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优化资源配置,利用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优势,加快推进发展种猪场和生猪产品精深加工业,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知名品牌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生猪产业优势明显。**区被列为部级养猪县区之一。长期以来,生猪产业一直是我区传统的产业,生猪饲养量走在全市中上游。20**年,全区生猪产业遭受疫情影响,但全年生猪饲养量仍达到31.29万头,出栏18.37万头,猪肉总产1.84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2%,生猪收入占农业内部收入的38%,20**年全区生猪饲养量达42万头,成为我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生猪产业条件优越。我区具有发展生猪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较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良种繁育场和养殖大户,加之生猪业在我区具有明显的普遍性、传统性;且生猪生产本身对资源条件适应强,受耕地、气候和地理因素制约性小,具有生产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等特点,平川、丘陵均可养殖。特别是20**年以来,我区按照“区域适度集中,家庭适度规模”的原则,大力实施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坚持“引导改造小农户,扶持发展重点户,规范提高专业户(场)”的原则,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培训,从场区建设、供种、供料、防疫等关键环节入手,强化生猪品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促进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区建立了铺镇新铺、宗营打钟寺、武乡宋沟3个二元母猪繁育示范村,全区生猪良种率达到95%,三元杂交猪覆盖率达到86%,生猪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可靠的基础。

  (三)生猪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全国生猪产品消费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市场空间增大,特别是**等公司鲜肉大量外销,对我区生猪发展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同时,我区致力于建立生猪养殖基地,培育饲料加工、生猪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建立了**等专业养猪村,培育了**猪场等一批良种猪场,建成了17个肉食品集贸市场、1个专业化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营销加工企业、生猪营销大户为中心的销售网络,以饲料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和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等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了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验检疫体系和生猪疫病防治网络,把生产服务拓展到了生猪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因此,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优化区域布局,凸显生猪产业主导地位;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生猪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生猪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生猪健康养殖;改善养殖基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抵御动物疫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提升生猪养殖生态化水平。规划以铺镇、宗营镇、龙江镇、望江乡、徐坡乡、七里办事处、舒家营办事处等单位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和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为重点,加快生猪产业发展,动员规模养殖场、适度规模养殖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村为单位科学规划,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积极探索新时期发展生猪养殖的有效模式,创新思维,强化措施,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发展养殖大户,以规模养殖场建设和“一村一品”工程为抓手,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模式,不断提高养殖效益,确保规划一场(片),建成一场(片),投产一场(片),带动一片。到20**年,制订20项以上生猪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建成大中型沼气池25口,利用“猪—沼—粮”生态循环模式,发展健康养殖,完成生猪存栏25万头、出栏35万头、饲养量60万头、生猪产值5.0亿元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与种植业相匹配的专业化、区域化、生态化布局。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猪产业在全区农业中率先发展的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品种改良、规模化养殖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户建设、疫病防控、生猪产品加工和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生猪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畜牧业法律法规。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保障发展”的发展原则,按照“万头起步,分散布点,规范管理,普及良种”和“规范老企业,扶持新企业,做强大企业,发展加工业”的总体思路,着力培育和发展规模养殖场,壮大养猪专业村,大力普及家庭适度规模养殖,逐步建立生猪产业集群。

  1.坚持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原则。强化政府职能,积极解决生猪养殖用地问题,加快土地向养殖大户流转,整村推进,重点突破,高起点、高标准搞好规划建设。

  2.坚持因地制宜与科学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从养殖场(户)最直接、最关心和发展生猪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加强设施配套和科技服务。

  4.典型推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有生产经验、掌握技术能力强的养殖场(户),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培育骨干养殖大户,带动普通养殖户的发展,整体推进全区生猪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5.养殖场(户)投入与项目带动相结合的原则。在养殖场(户)自愿的前提下,以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加快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营销队伍的发展,积极引进生猪产品深加工企业,不断提高养殖场(户)效益。

  20**年,我区生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生猪饲养量达到60万头,生猪产值达到5亿元;基础母猪存栏2.4万头,建成母猪专业村4个、扩繁场4个、商品代场12个;规模养殖场7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1.3万户、养殖专业村26个;生猪产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规模化比重达到20%以上,形成现代畜牧业的基本框架。

  一是强化生猪产业在现代畜牧业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农业率先突破发展;二是坚持依靠科技,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生猪产业竞争力;三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生猪产业产销一体化经营;四是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健康养殖业;五是坚持政府扶持,鼓励多元投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猪产业生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1.生猪产业发展:生猪存栏25万头,出栏35万头,饲养量60万头,生猪产值5.0亿元。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母猪存栏24000头,母猪专业村4个,扩繁场4个,商品代场12个。

  3.生猪发展建设:建成规模养殖场7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13000户、养殖专业村26个。

  建设大中型沼气池25口、标准化猪舍**0栋,改造圈舍500栋,配套建设人工授精和信息网站13个,改建乡镇兽医站**个,完善乡镇站防检疫体系。

  引进良种公猪**0头,纯种母猪**00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0人次,农民养猪技术员**000人次,建立养猪科技示范户**0户;申报生猪绿色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

  (1)生猪产业发展:生猪存栏12.92万头,出栏18.37万头,饲养量31.92万头,生猪产值1.65亿元。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母猪存栏**140头,母猪专业村1个,扩繁场1个,商品代场2个。

  (3)生猪发展建设:建成规模养殖场218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6848户,养殖专业村5个。

  建设大中型沼气池5口,标准化猪舍20栋,改造圈舍**0栋,配套建设人工授精和信息网站3个,改建乡镇兽医站2个,完善乡镇站防检疫体系。

  引进良种公猪20头、纯种母猪200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人次、农民养猪技术员2000人次,建立养猪科技示范户20户;申报生猪绿色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

  (1)生猪产业发展:生猪存栏15万头,出栏21万头,饲养量36万头,生猪产值2.94亿元。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母猪存栏14500头,母猪专业村2个,扩繁场3个,商品代场7个。

  (3)生猪发展建设:建成规模养殖场4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7800户,养殖专业村12个。

  建设大中型沼气池5口,标准化猪舍20栋,改造圈舍**0栋,配套建设人工授精和信息网站3个,改建乡镇兽医站2个,完善乡镇站防检疫体系。

  引进良种公猪20头、纯种母猪200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人次、农民养猪技术员2000人次,建立养猪科技示范户20户;申报生猪绿色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

  (1)生猪产业发展:生猪存栏21万头,出栏27万头,饲养量48万头,生猪产值3.9亿元。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母猪存栏18200头,母猪专业村3个,扩繁场3个,商品代场**个。

  (3)生猪发展建设:建成规模养殖场5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9500户、养殖专业村16个。

  建设大中型沼气池5口、标准化猪舍20栋,改造圈舍**0栋,配套建设人工授精和信息网站3个,改建乡镇兽医站2个,完善乡镇站防检疫体系。

  引进良种公猪20头、纯种母猪200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人次、农民养猪技术员2000人次,建立养猪科技示范户20户;申报生猪绿色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

  (1)生猪产业发展:生猪存栏23.5万头,出栏30.5万头,饲养量54万头,生猪产值4.48亿元。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母猪存栏21800头,母猪专业村4个,扩繁场4个,商品代场12个。

  (3)生猪发展建设:建成规模养殖场6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700户、养殖专业村22个。

  建设大中型沼气池5口、标准化猪舍20栋,改造圈舍**0栋,配套建设人工授精和信息网站2个,改建乡镇兽医站2个,完善乡镇站防检疫体系。

  引进良种公猪20头、纯种母猪200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人次、农民养猪技术员2000人次,建立养猪科技示范户20户;申报生猪绿色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

  (1)生猪产业发展:生猪存栏26万头,出栏34万头,饲养量60万头,生猪产值5.0亿元。

  (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母猪存栏24000头,母猪专业村4个,扩繁场4个,商品代场12个。

  (3)生猪发展建设:建成规模养殖场7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13000户、养殖专业村26个。

  建设大中型沼气池5口,标准化猪舍20栋,改造圈舍**0栋,配套建设人工授精和信息网站2个,改建乡镇兽医站2个,完善乡镇站防检疫体系。

  引进良种公猪20头,纯种母猪200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人次,农民养猪技术员2000人次,建立养猪科技示范户20户;申报生猪绿色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区上成立由副区担任组长,农业、畜牧、计划、财政、林业、交通、水利、环保、农发办、电力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实施镇乡应相应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奖惩措施,并把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内容,确保规划项目建设落到实处。各项目实施部门要密切配合,锁定任务,统一目标,狠抓落实,保质保量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调整品质结构,加快生猪良种工程建设。以龙兴、赛优、金园、顺合等大型养殖场为依托,以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为骨干品种,淘汰低中档次品种,大力推广三元杂交品种,扩大繁育群,力争每个镇(乡)建成1个良种繁育基地,实现种群规模扩张。到20**年,基础母猪扩增到2.4万头,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良仔猪40万头以上,实现生猪品种优良化,并严格种猪管理,规范种猪生产经营秩序。

  (三)大力推行适度规模养殖,推进生猪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建设和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场为重点,加快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步伐,全面推进生猪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养殖小区、规模饲养场建设质量和标准,本着效益第一、多元投入、突出特色、群众自愿、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形成订单养殖、集中出栏、批量销售的养殖格局,基本消除千家万户零星散养,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养殖规模的突破性扩张。

  (四)依靠科学技术,实现标准化养殖。建立健全生猪业标准化体系,加强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和相关知识宣传,提高生产者质量标准意识和应用能力。生猪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场,要率先实施标准化技术规程和质量监控措施,严格控制动物疫病、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加快实现科学化饲养、全程化监控、安全化生产。鼓励各级畜牧兽医服务机构和技术推广单位的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生猪产业开发;允许开展技术承包,或与养殖大户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提高科学养猪水平。

  (五)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各级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机构和组织,并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内容,依法制定动物防疫计划、措施,完善快速反应应急预案,备足应对突发疫情的物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和防疫监督检疫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障重大动物疫情的有效控制。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监测和防疫监督工作,完善制度和标准,落实强制免疫、检疫、消毒、扑杀和堵截等疫病控制措施,以控制、消灭规定动物疫病为目标,搞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缓冲区建设。

  (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拓宽内外市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地客商投资开发生猪产业,尽快建立起多元投资机制。坚持扶优扶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加工销售能力、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兴、赛优等规模养殖场和皇冠、汉森等定点屠宰场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力度,鼓励其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国际化的生猪产品加工和饲料加工龙头企业。

  (七)完善投入机制。区财政要增加资金投入,把生猪产业发展、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生猪生产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体系、疫病监测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计划、农业、畜牧、交通、水利、环保、电力、农发办等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每年安排1—2个项目,用于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猪规模化养殖小区水、电、路、沼气池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八)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生猪产业的贷款,各类金融机构要用好财政贴息、扶贫贴息等政策,支持生猪规模养殖贷款;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手段,对符合信贷原则和贷款条件的生产者与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完善农户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积极提供生猪生产和加工企业以及农民兴办规模养殖场所需流动资金信贷支持。同时,区上将成立生猪产业贷款担保中心,为养殖场(户)扩大生产提供贷款担保,缩短贷款办理时限,简化审批手续。

  (九)建立生猪产业发展基金。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大中型养殖场适当补助,同时建立生猪良种补贴和生猪规模养殖奖励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其补贴和奖励办法另行制定);对生猪营销能手和科技示范户给予适当奖励;对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十)落实用地用材用电的支持政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生猪养殖所需用地,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陕政办发(20**)5号)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220号)文件精神执行。农业、财政、土地、林业、水利、电力等部门都要全力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积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措施,土地部门要简化生猪用地审批程序,龙头企业建设用地纳入当年用地优先安排审批;兴建养猪示范场及扩大圈舍用地视同农业用地办理审批手续;临时性养殖场,按临时用地审批,只收取审批工本费,不养猪时恢复原貌;允许农户有偿向生猪生产及加工企业和养猪专业大户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以土地使用权参股经营;凡在农户院内搭建圈舍,或房前屋后搭建圈舍与邻居无矛盾而不占耕地的,可由农户申请、村委会审查、镇土地规划部门审批搭建圈舍,报国土资源**分局备案,农户不再养殖必须拆除。养猪大户和规模化养殖场所需土地,可在离农户较远的空闲地、废弃地、河滩地或搞种植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土地中建大型养猪场,优本人申请,村镇审查,报国土资源**分局审批,在审批过程中,镇政府与农业局可参与对圈舍的规划、设计,使其设计合理、排污方便、保护环境。林业部门要用足用活政策,对发展生猪修建圈舍、养猪场所需木材,按自用材优先审批。水利部门要积极扶持规模化养殖场,帮助解决好人猪饮水问题。生猪养殖场、规模养殖小区用电统一执行农业生产电价。各部门都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确保生猪产业大发展。

  (十一)加强生猪信息引导工作。建立健全生猪产业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搞好对生猪产业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市场信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促进其产品均衡上市,防止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健康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抓好区、镇(乡)、村三级产业信息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遍及全区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零距离技术服务。

  (十二)加强项目建设,提升生猪产业化经营水平。各有关单位要下功夫争跑规划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结合灾后重建、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行项目捆绑,切实抓好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确保规划项目如期完成。引导“一村一品”示范村积极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协助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作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落户我区,进行生猪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生猪附加值。引导龙头企业与专业村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加快品牌建设步伐,鼓励支持“一村一品”示范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定认证和产品商标注册,发展品牌生猪,不断提升我区生猪产业化发展水平。

  总的指导思想是:抓住当前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畜禽养殖“退户进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生态养殖,加大养殖业粪污综合处理力度,统筹规划畜牧业区域布局,力争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改善和提升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

  (一)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各镇处要结合辖区内的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加工等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编制本区域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科学划分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优先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要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各镇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要积极鼓励畜禽养殖者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地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畜禽养殖。对已有的畜禽养殖场,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全部实行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对那些不愿治理、治理效果差、治理后仍然无法达标排放的养殖场、养殖小区要依法予以关闭。对限养区和适养区内的企业,养殖规模要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

  (二)加大“退户进区”工作力度。“退户进区”有利于改善农村村庄的公共卫生安全,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有利于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市的畜禽养殖“退户进区”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高度重视。各镇处要抓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退户进区”工程建设,推动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对建成的养殖小区,要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实行集中管理和供料、配种、防疫、消毒、产品销售、粪污处理“六统一”服务,提高管理和服务功能,增强养殖小区吸引力。要加强科学规划,养殖专业村和畜禽养殖相对集中的村庄要合理规划土地,率先建设养殖小区,将村内的养殖场户统一搬迁到小区养殖,对散养户逐步予以取缔,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粪污治理难题。

  (三)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养殖。各镇处要把发展健康生态养殖作为本区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一是要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因地制宜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等畜禽生态养殖技术,不断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努力做到生态养殖场粪污“零排放”。二是要加快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要以畜禽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内容,集中建设一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新建和改扩建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粪污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四)加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各镇处要把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真正实现畜禽粪污达标排放,净化养殖环境。一是要不断探索综合运用堆肥处理、污水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处理等技术模式,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二是要分层次发展养殖场(区)沼气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发动较大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沼气池、沉淀池等适用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彻底解决规模养殖场(区)的粪污污染问题;鼓励靠近村庄又难以搬迁的小型养殖场联合建设集体沼气池,化废为宝,服务农户。三是要大力推广有机肥加工模式。在养殖密度较大的区域,鼓励、扶持有实力的养殖企业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吸纳消化周边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加工成有机肥,提高粪污综合利用率。

  (五)推进秸秆青贮养畜工作。一是要广泛宣传秸秆青贮养畜的重要意义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二是要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提倡养牛场户应用秸秆青贮养畜技术,广泛利用秸秆饲料资源。三是要加强技术指导,保证秸秆青贮质量。四是要探索建立秸秆青贮专业合作社,实现青贮饲料商品化运作。五是要鼓励发展秸秆青贮养畜,对秸秆青贮达到1000吨以上规模,并符合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求的养牛场,在落实有关奖励扶持政策时要予以优先考虑。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处要切实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突出重点,分区分类指导,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切实解决村庄内畜禽粪便乱堆乱放问题,扎实做好农村畜牧业污染整治工作。并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扶持政策,务求抓出成效。

  近年来,在全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指引下,陵川县的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____x村在发展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针对____x村养殖业情况,我积极进行了走访,采取调查问卷、入户询问的形式,对养殖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形成以下报告。

  ____x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现有耕地819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

  ____x有91户农户,农民245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36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且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

  由于____x林地较多,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场,租用山地比平地相对而言要廉价。同时,村上的农户几乎家家都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玉米秸秆、蔬菜叶都是很好却又十分廉价的饲料原材料,只要稍作加工就可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需求,____x村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发展种植业外,很多农户开始养鸡、养羊、养牛、养猪,从以前的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出售获益。初具规模的10余养殖户存栏可以达到100只(头),具有一定养殖基础。

  养殖业作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但养殖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特别是基层农业部门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当前____x养殖业发展的主流。

  在资金投入上,对畜牧养殖业的倾斜和扶持不够。养殖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____x村所在的____x镇乃至全县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零敲碎打搞交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法得到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养殖户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银行信贷难的现象比较突出。

  在____x的养殖户中,管理不够规范,饲养缺乏科学性。对畜禽防疫不够重视,没有严格的保健程序、医疗程序和防疫程序,防疫措施不到位。分散在村上的养殖专业户,大都家庭养殖,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同时,养殖户对免费的防疫疫苗有疑义,使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造成防疫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

  要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要地位的认识,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增强发展养殖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动和鼓励全社会畜牧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要加强对农村畜牧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业主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养殖基地。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给予畜牧养殖适当的倾斜和扶持。各相关部门要畅通“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排除一切干扰。

  (二)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经营、集中服务”的原则,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二是要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农户可以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作物副产品,使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交易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组织成立“养殖协会”,降低广大养殖户经营风险。进一步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要注重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畜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努力创造名牌产品,把畜牧业做大做强。(三)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养殖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畜牧养殖业发展来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捆绑,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合作社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五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畜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养殖业。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行业协会,加大对良种畜禽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如采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快对本镇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兴办一批养殖示范区。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

  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社区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投一点、向上级业务部门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必要的防疫器械和药品,充分发挥乡站的作用,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

网站地图